医生误诊需要什么证据?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5-03-14|浏览量:2|来源:本站
医生误诊需要什么证据
一、医生误诊需要什么证据
在医院中所产生的挂号凭证、疾病诊察记录及相关医师的临床诊断结果,均可视为判断误诊与否的关键性证据。若在医疗事件协商环节未能达成共识,当事人有权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误诊,即医疗从业人员因观察或检查不到位、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疾病漏诊或者给予错误的诊断结果。
1、及时收集保留证据当发生医疗纠纷之际,患者及其家属须迅速向所属医疗机构或主管部门进行投诉,并明确提出追究责任和查处要求。在此环节中,需要及时要求涉事医师及其所在科室主任详细写下事件经过,并对所涉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封存。倘若患者不幸离世,需及时尽力保护遗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申请进行医疗鉴定。
2、处理流程如若医疗纠纷属于一般范畴,待事发之后,医疗机构或其主管部门应立即派遣专门人员妥为保护原始数据资料,对各相关医疗用品进行封存,防止病历在唾手可得的情况下被篡改、伪造、藏匿、甚至销毁掉。
3、处理结果对于一般的医疗纠纷,经查实后,经过医疗机构的医务部(处,科)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协商后,通常能达成满意的解决方案。
4、医疗机构将会安排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相应医疗单位与患者或其家属商洽具体解决办法,做到竭尽全力地寻求双方均认可的协调方案。若确认为医疗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可能会考虑采取经济补偿或者赔偿方式来解决问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医生误诊导致病人死亡赔偿哪些费用
(一)医疗费用:依照医疗事件关于对受害者身体产生影响而采取治疗措施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之总额来进行核算和结算,其金额仅限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并不涵盖原发性疾病所需的医疗开支。若在事件处理完毕之后患者的确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则按照基本的医疗费用标准予以支付。
(二)误工费用:对于具有固定收入的患者,应按照其因误工导致收入减少的具体数额来计算;但是如果患者的收入超过了医疗事件发生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全年平均工资的三倍以上,那么该部分收入将按照三倍的标准进行计算。如果患者没有固定收入,则按照医疗事件发生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全年平均工资作为计算依据。
(三)住院伙食补贴:应以医疗事件发生所在地国家机关一般的工作人员在出差过程中所享受到的伙食补贴标准为参考来制定相应的费用。
(四)陪伴护理费用:当患者住院期间必须由专人提供陪伴护理服务时,应按照医疗事件发生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全年平均工资来计算这笔费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
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
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挂号凭据、诊疗记录以及诊断结论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证据倘若双方无法就赔偿事宜达成共识,患者有权提起诉讼误诊往往源于医生的疏忽大意或者漏诊、错诊等情况当遇到医疗纠纷时,患者及其家属应当立即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并提出追究责任的请求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该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对可能涉及争议的物品实施封存措施,以防不法分子篡改内容对于较为常见的纠纷,通常可以通过双方的协商来寻找令各方都满意的解决途径然而,如果确系医疗机构方面存在过错,那么不妨考虑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
医疗纠纷索赔金额多少万元以上的
-
工伤抢救多久算工亡:探讨工伤死···
-
肺部感染医患沟通范文:如何有效···
-
医疗事故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
医疗事故一般赔多少钱严重的
-
医学鉴定怎么走流程?一站式了解···
-
医疗过错一般赔偿多少?解析法律···
-
医院更害怕12345还是12320?揭开···
-
医生打错针怎么赔偿
-
2024植物人赔偿标准
-
公伤的赔偿标准:了解公伤赔偿,···
-
医疗法律咨询免费:保障您的权益···
-
医疗纠纷复印病历
-
医疗事故子宫切除赔偿
-
上海市医疗纠纷赔偿标准
-
环残留算不算医疗事故
-
患者间断腹胀就医遭漏诊,律师提···
-
2020年输血医疗事故案例分析:揭···
-
微创手术变成大出血医院责任大吗
-
新生儿医疗事故赔偿100万案例
-
发生医疗纠纷 病历
-
医疗事故为何公安局不立案?深入···
-
手术做失败了怎么赔偿
-
医生漏诊该怎么赔偿?了解你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