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委托的医疗损害鉴定需要多长时间?——医疗纠纷律师解析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5-06-26|浏览量:0|来源:本站
核心问题:
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当法院委托进行医疗损害鉴定(通常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整个鉴定流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出具鉴定报告?
法律明确规定:45日期限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关键点解读:
起算时间: 45天期限从医学会正式接收齐备以下材料之日起算:
当事人提交的鉴定材料
当事人的书面陈述
答辩意见(如有)
截止时间: 在45天内,医学会必须完成:
组织鉴定(如召开专家鉴定会)
出具正式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调查取证权: 该条例同时规定,负责组织鉴定的医学会有权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此过程所需时间通常包含在上述45日内。
鉴定程序的启动途径(关联条款):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启动的两种主要方式:
行政途径: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重大过失报告或当事人争议处理申请后,对需要鉴定的,移交医学会。
协商途径: 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争议时,如需鉴定,可共同委托医学会。
法院委托: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是委托医疗损害鉴定的最常见主体。法院委托的鉴定,其组织鉴定和出具报告的时限同样适用上述45日的强制性规定。
律师团队结论:
对于法院委托的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定的鉴定机构(医学会)必须在收到完整材料后的45日内完成鉴定并出具书面报告。
这45日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设定的强制性时限,旨在保障鉴定效率,及时为纠纷解决(包括诉讼)提供专业依据。
实务提示:
此“45日”指鉴定机构的工作时限。材料提交是否完整、补充材料、回避申请、专家时间协调等因素,可能影响从法院委托到实际启动鉴定、再到最终收到报告的总耗时。
遇有复杂疑难案件,虽在45日内组织鉴定,但报告撰写可能需要更细致的分析时间,但仍应在45日内完成。
上海大象康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大象康法)是国内只专注于重大医患纠纷,为患方提供专家服务的医法维权平台,为患方提供医学专家、鉴定专家、法医学专家、资深律师专业化调解或诉讼解决方案;为合作律师或律所提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医法在线办案系统、医法知识库、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等赋能服务。借助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打破医疗纠纷案件的传统运营模式,以专家平台远程服务,加上公司化、专业化、流程化的平台运营机制,借助平台自有的专家及专业优势,通过各种蛛丝马迹还原案情真相,清晰界定诊疗过程中的责任,用司法程序和法律手段,尽全力的维护患方的权益。
公司前身为云南天外天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律师团队,经过五年的专业化发展,已处理上千起医疗纠纷案件,是国内处理医患纠纷数量领先的法律服务机构,在某省首次突破三甲医院伪造篡改病历承当全责,在某省新生儿脑瘫案件中,突破鉴定责任,最终胜诉全责赔付538万金额,金额达全国同类案件之最。在2023年经过重组,将总部迁移到上海,成立大象康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上海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成为医患纠纷案件中患者不二之选的专业维权平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