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流程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4-06-18|浏览量:141|来源:药品条例
在我们的生活中,医疗事故纠纷时有发生,这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身心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到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因此,了解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流程对于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全过程。
一、医疗事故的界定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医疗事故。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原则
1. 合法、公正、公平原则:在处理医疗事故纠纷时,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事实,公正处理,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 及时、便民原则:在处理医疗事故纠纷时,应当及时、迅速地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简化程序,方便当事人参与。
3. 调解优先原则:在处理医疗事故纠纷时,应尽量采取调解方式,促使双方达成协议,避免矛盾升级。
三、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流程
1. 纠纷发现与报告:当医疗事故发生时,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治,并向相关部门报告。同时,要保护现场,封存相关病历资料,为纠纷处理提供证据。
2. 纠纷调解:医疗机构应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了解诉求,进行协商调解。双方可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后签订调解协议书。
3. 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如果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患者或家属可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学会应在收到申请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4. 医疗事故赔偿: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结果,确定医疗机构的责任。患者或家属可依据鉴定结论,向医疗机构索赔。医疗机构应在接到索赔通知后10日内作出答复。
5. 申请行政处理:如果患者或家属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果有异议,可在接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请后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组织再次鉴定。
6. 司法诉讼:在行政处理结果出来后,患者或家属仍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证据,对医疗事故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最终判决。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流程涉及到多个环节,患者和家属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争取早日解决问题。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更多和”纠纷处理“相关的文章
-
医疗事故责任:医院赔偿还是医生···
-
家属应如何收集证据并提起医疗损···
-
怎么认定医院的过错责任?
-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需注意什么?
-
结合案例解析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
-
医疗过错赔偿协议书怎么写
-
医患双方如何自行协商解决医疗纠···
-
医生造成医疗事故医院能否追偿
-
发生医疗纠纷医院不愿意调解怎么···
-
医疗事故官司到底怎么打?看过来···
-
误诊大概能赔多少钱?
-
遇到医疗事故后,哪些事项可以申···
-
2022最新酒驾、醉驾处罚标准
-
多年后才发现损害后果,想查阅十···
-
《浅谈高校伤害事故下的人身损害···
-
恶性肿瘤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生活···
-
医疗纠纷和解协议书和医疗纠纷调···
-
医疗事故导致新生儿大脑性瘫痪,律···
-
门诊医生会出现医疗事故吗?
-
病情误诊怎样要求赔偿?
-
医生失误可以赔多少钱?
-
医疗事故赔偿明细表:为您的健康···
-
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
四级医疗事故轻微伤能赔偿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