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责任是怎么认定的?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4-06-19|浏览量:147|来源:本站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1. 主体要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 客观要件: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 主观要件:过失。
4. 结果要件: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二、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
(一)医疗事故责任的含义
医疗事故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二)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标准
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
2. 医疗活动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3. 患者的人身损害。
(三)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程序
1. 调查取证: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2. 技术鉴定:组织专家对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分析事故原因,判断责任。
3. 作出认定: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调查取证和技术鉴定结果,作出医疗事故责任认定。
三、医疗事故责任的承担
(一)承担主体
1. 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 医务人员: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承担方式
1. 赔偿损失: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2. 支付鉴定费用:技术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
3. 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对造成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可以依法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四、医疗事故责任的救济途径
(一)协商解决:医疗机构与患者或其家属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二)调解解决: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
(三)诉讼解决:患者或其家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五、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
(一)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更多和”医疗事故“相关的文章
-
医疗事故医保报销违法吗?
-
哪些可以申请医疗损害鉴定?
-
医疗赔偿责任如何认定?
-
医疗损害的伤残等级如何评定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医疗事故的案···
-
患者能通过信访处理医疗纠纷吗?
-
植物人医疗事故调查:揭示真相与···
-
重大医疗过失的适用限制有哪些?
-
出现医疗事故必须鉴定吗?
-
医疗机构泄露了隐私怎么办?
-
医生隐瞒医疗事故违法吗?
-
医院投诉,要找哪个部门?
-
医疗欺诈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
诊所出现医疗事故谁管?
-
医生失误导致医院误诊:原因与后···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启动方式有哪···
-
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
-
医疗事故需要报案吗?
-
封存病历在防范医疗风险中的作用
-
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案例的司法实践···
-
医疗赔偿需个人承担吗?
-
医疗赔偿协议怎么写?
-
医疗鉴定要多久?
-
医疗事故导致的死亡赔偿争议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