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责任是怎么认定的?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4-06-19|浏览量:142|来源:本站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1. 主体要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 客观要件: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 主观要件:过失。
4. 结果要件: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二、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
(一)医疗事故责任的含义
医疗事故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二)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标准
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
2. 医疗活动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3. 患者的人身损害。
(三)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程序
1. 调查取证: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2. 技术鉴定:组织专家对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分析事故原因,判断责任。
3. 作出认定: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调查取证和技术鉴定结果,作出医疗事故责任认定。
三、医疗事故责任的承担
(一)承担主体
1. 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 医务人员: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承担方式
1. 赔偿损失: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2. 支付鉴定费用:技术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
3. 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对造成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可以依法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四、医疗事故责任的救济途径
(一)协商解决:医疗机构与患者或其家属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二)调解解决: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
(三)诉讼解决:患者或其家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五、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
(一)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更多和”医疗事故“相关的文章
-
出现医疗事故必须鉴定吗?
-
植物人医疗事故:法律责任与赔偿···
-
出院是否可以追究医疗事故?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如何预防医···
-
医疗纠纷案例处理步骤是什么?
-
术后植物人康复:医疗事故的影响···
-
发生医疗纠纷后,封存病历的流程
-
详解医疗事故鉴定条件和程序有哪···
-
医疗赔偿责任如何认定?
-
认定医疗事故要遵循哪些原则?
-
医疗纠纷协商谈判时,应该注意什···
-
美容整形失误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
不在医院死亡的医疗纠纷,打官司···
-
医疗事故致死赔偿案件审理结果
-
被误诊应该怎么获得赔偿
-
认定医疗事故罪,应注意划清哪些···
-
医院延误治疗:患者与医生的博弈
-
封存病历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
没有尸检的医疗事故如何界定?
-
医疗事故发生后,医院为什么不愿···
-
拔牙伤到神经,算不算医疗事故?
-
医院如何做好封存病历的管理工作
-
隆鼻术后缝合处崩开,填充假体外···
-
医院延误治疗:患者权益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