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医疗事故要做什么鉴定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4-06-27|浏览量:417|来源:本站
一、引言
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事件。它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医疗纠纷。在我国,医疗事故鉴定是处理医疗纠纷的关键环节,对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怀疑医疗事故时应进行的鉴定工作展开讨论。
二、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法》是我国关于侵权责任的基本法律,其中明确规定了医疗事故的侵权责任。该法第六条规定:“因医疗行为造成损害的,患者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类、鉴定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3.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对医疗纠纷的预防、处理和调解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三、医疗事故鉴定的类型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鉴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首次鉴定:即对医疗事故进行初次判断和认定的过程。首次鉴定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组织进行。
2. 再次鉴定:在首次鉴定结论不服或者有异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医学会申请再次鉴定。
3. 重新鉴定:在首次鉴定或者再次鉴定后,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仍有异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
四、医疗事故鉴定的流程
1. 提出申请:当患者或其家属怀疑发生医疗事故时,可以向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医疗机构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所在地的医学会。
2. 医学会受理:医学会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在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医学会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将申请材料送交鉴定专家。
3. 鉴定专家组成:医学会应从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鉴定专家,组成鉴定小组。鉴定小组由不少于3名专家组成。
4. 鉴定过程:鉴定小组应根据患者病历、相关检查报告等材料,对医疗事故进行分析和讨论,形成鉴定结论。鉴定结论应在鉴定过程结束后15日内出具。
5. 送达鉴定结论:医学会应将鉴定结论书面通知申请人,并抄送医疗机构。
五、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效力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具有法律效力。在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中,鉴定结论作为判断医疗事故的依据,对医患双方具有约束力。在重新鉴定中,鉴定结论虽然不具有终局性,但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应参照鉴定结论进行裁判。
-
出医疗事故找医保科吗?
-
掌握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避免医···
-
医闹行为,可能会受到哪些处罚?
-
医院误诊引发医疗纠纷,患者如何···
-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解析:一共能赔···
-
新生儿窒息医疗事故的原因及其影···
-
比110更管用的16个投诉电话,收藏···
-
医疗纠纷中医方的过错是如何认定···
-
如何通过死亡赔偿案审视医疗纠纷···
-
医疗纠纷官司律师收费标准解析:···
-
打医疗纠纷官司,如何选择合适的···
-
怀疑医疗事故要怎么找医院协商
-
非法行医对医疗纠纷的影响及防范···
-
2025年一级伤残赔偿标准及金额详···
-
医疗事故纠纷律师收费标准揭秘
-
非法行医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及其法···
-
修改病历被索赔,病历写错如何修···
-
遭遇医院误诊导致病情延误?
-
精神病院医疗纠纷特点有哪些
-
西安医疗纠纷案例解析:诊断过程···
-
西安医疗纠纷案例解析:诊断过程···
-
医疗事故导致死亡如何认定赔偿责···
-
山东地区医疗纠纷案例解析与法律···
-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