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律师解读医疗纠纷调解失败后如何起诉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4-08-26|浏览量:85|来源:本站
医疗纠纷是医疗机构与患者或患者家属之间因医疗行为产生的纠纷。在医疗纠纷中,患者通常认为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导致了不良后果,因此要求医疗机构承担法律责任。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其中调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解决方式。但是,当调解失败后,患者或患者家属应该如何起诉呢?本文将结合医疗纠纷律师的观点,对此进行解读。
一、医疗纠纷调解失败后的起诉途径
1.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失败后起诉
在我国,医疗纠纷调解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患者或患者家属可以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向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后,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患者或患者家属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
2. 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失败后起诉
除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外,患者或患者家属还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在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过程中,如果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样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起诉前的准备工作
1. 收集证据
起诉前,患者或患者家属应当积极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证据包括:病历、诊断证明、手术记录、化验单、医学影像资料等。此外,患者或患者家属还可以收集与医疗过错行为、损害后果以及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证据。
2. 确定诉讼请求
在起诉前,患者或患者家属应当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包括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赔偿的具体项目和金额等。
3. 聘请律师
医疗纠纷涉及专业知识,患者或患者家属在起诉前应当聘请具有医疗纠纷处理经验的律师。律师可以帮助患者或患者家属分析案情,制定诉讼策略,并在诉讼过程中代理进行诉讼。
三、起诉程序
1. 递交起诉状
患者或患者家属在准备好相关材料后,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包括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2. 立案审查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将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将受理案件并通知原告。如果不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并告知原告相应的救济途径。
3. 开庭审理
案件受理后,法院将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原告和被告双方应陈述事实、提供证据,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理。
4. 判决
庭审结束后,法院将对案件进行评议,并作出判决。判决书将送达原告和被告双方。当事人如对判决不服,可以依法提起上诉。
四、关键词
医疗纠纷、调解、起诉、证据、诉讼请求、律师、起诉程序、人民调解委员会、卫生行政部门、诉讼策略、赔偿项目、因果关系、专业知识。
-
投诉村医最有效的办法:维护患者···
-
医疗事故四级认定标准解析:如何···
-
医院死亡后处理流程:如何理解与···
-
医疗纠纷和解协议书——保障患者···
-
内蒙古怎么样封存病历,
-
西安扁桃体肿大医疗赔偿案例:纠···
-
医疗过错赔偿标准解析:40%责任的···
-
打医疗纠纷官司医院最怕什么?揭···
-
北京十大司法鉴定机构及联系方式···
-
医疗律师讲解工伤保险的索赔时效···
-
绵阳市医务纠纷怎么处理
-
进贤县医疗律师谈分娩镇痛知情同···
-
医疗纠纷律师解读医疗纠纷中如何···
-
残疾辅助器赔偿纠纷:医疗律师的···
-
宁海县医疗律师谈私立妇产医院调···
-
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保障个人隐···
-
医疗纠纷: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
-
医疗律师讲解在工作时间前后发生···
-
胎膜早破有什么影响
-
医疗官司一般打不赢医疗纠纷:为···
-
发生医疗纠纷时 病历怎么
-
ICU病房肺炎患者的治疗困境与医疗···
-
医疗事故鉴定在哪里做?
-
贵州医疗纠纷案件中的心脏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