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可以做伤残鉴定?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4-05-15|浏览量:133|来源:本站
【医疗纠纷律师】什么时间可以做伤残鉴定?
当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的等级。故伤残鉴定应待治疗终结,通常是受伤后三个月,若伤情稳定可以提前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向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涉及到颅脑精神损伤的一般在受伤后六个月后鉴定,部分严重的需要在受伤一年后鉴定。
一是《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2规定,鉴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定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二是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适用指南》中关于鉴定时机的总体要求是: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已经符合临床一般医疗原则的治疗与必要的康复,症状已经消失或者稳定,体征达到相对固定,经评估其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符合难以继续恢复的情形。治疗及康复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在判定是否符合鉴定时机时,应以临床治愈或者好转标准作为是否符合医疗终结的判断依据。以下为几种常见损伤的临床治愈和/或好转标准。
(1)体表损伤的治愈标准:创口愈合,缝线拆除,局部肿胀及皮下血肿消退,症状基本消失,无感染。
(2)头颅损伤的治愈好转标准:局部肿胀消退,伴随的皮肤损伤已经愈合,无感染;合并骨折的碎骨片去除或局部已经整复;出血吸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好转或消失,遗留后遗症的趋于稳定。
(3)眼、耳、口腔损伤治愈好转标准:局部肿胀和出血消失,刺激症状好转或消失,视、听及其他相应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或趋于稳定。
(4)骨折的治愈标准:骨折复位良好,骨折线消失,基本达到骨性愈合,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局部症状消失。骨折的好转标准:骨折线消失或者不再出现动态变化,功能部分恢复,症状和体征趋于稳定。
(5)血、气胸及肺挫伤的治愈好转标准:局部出血消失,胸部症状好转或消失,X线或CT等检查显示胸腔无异常影像或趋于稳定。
(6)腹腔、盆部器官损伤的治愈好转标准:局部症状好转或消失,部分难以恢复的后遗症趋于稳定。
(7)脊髓损伤的治愈好转标准:相关肢体功能恢复或症状、体征趋于稳定。
(8)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的治愈好转标准:肢体功能恢复或症状、体征趋于稳定。
(9)肢体离断的治愈好转标准:损伤痊愈,残肢功能趋于稳定。应根据个案情况判定是否符合鉴定时机的要求,自满足医疗终结起,直至作出终审判决之前,均可以进行致残程度等级的鉴定。对于个别难以达到医疗终结标准者,可视具体情况在伤情基本稳定时实施鉴定。
-
死亡赔偿案例: 一场医疗事故的悲···
-
如何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医疗纠纷,···
-
八十岁老人医疗事故最高赔偿
-
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了,法院未准···
-
强迫交易?医美机构被处罚!
-
医疗事故分类的的依据是什么?
-
怎样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
紧急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
医疗事故鉴定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
医疗事故在哪里曝光?
-
预交定金后美容院跑路属于诈骗吗
-
医疗事故同时涉及工伤事故的,该···
-
手术失败了还要付钱吗?
-
发生医疗事故后怎么赔偿?
-
手术失误引发医疗纠纷,医院面临···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医疗纠纷的解···
-
医院误诊导致死亡
-
发生医疗纠纷后,封存病历的流程
-
医疗事故致死赔偿案件审理结果
-
探讨医院误诊的常见原因
-
出现医疗事故如何索赔?
-
大病医疗保险是强制的吗?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医疗事故责任···
-
精神病医疗事故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