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消费,需要注意的五大要点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5-06-20|浏览量:1|来源:本站
干货丨
药品消费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生命。然而,不合理用药损害消费者健康的问题仍多有发生,造成消费者严重损害。那么,药品消费需要注意什么?
一、药品消费者的误区
1.滥用、乱服抗生素、抗感染、减肥、排毒或滋补类药物;
2.认为新药、贵药以及进口药才是好药,迷信所谓的“特效药”,忽略了药品的毒副作用,以及经常服用后会出现耐药性;
3.多种药品并用,忽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据调查,合并用药品种数达到6-10种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7-10%;品种数达11-15种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24-28%;
4.服药不按规定用法,用量,随意增减剂量;
5.遇病时采取“先入为主”的态度,将病症自诊为“老毛病”自行用药,或模仿他人用药,或盲目跟从广告宣传用药;
6.用药不注意病人的年龄,生理特点,忽视老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7.对中药的副作用存在误解,认为中药无副作用。而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一些排毒养颜药品,含有大黄、芒硝等中药成份,具有毒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
8.家庭药品久备而不常用。
二、药品消费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检查药品有效期,观察药品质量,避开广告陷阱,价格货比三家,谨防假劣药品;
2.要遵循用药禁忌,避免盲目合并药物;
3.要按照医嘱,对症吃药;
4.要细看说明书,吃明白药;
5.要索取购药凭证,作为消费证明和维权证据。
为防止买到假药假劣,请一定到正规药店购买药品!
上海大象康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大象康法)是国内只专注于重大医患纠纷,为患方提供专家服务的医法维权平台,为患方提供医学专家、鉴定专家、法医学专家、资深律师专业化调解或诉讼解决方案;为合作律师或律所提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医法在线办案系统、医法知识库、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等赋能服务。借助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打破医疗纠纷案件的传统运营模式,以专家平台远程服务,加上公司化、专业化、流程化的平台运营机制,借助平台自有的专家及专业优势,通过各种蛛丝马迹还原案情真相,清晰界定诊疗过程中的责任,用司法程序和法律手段,尽全力的维护患方的权益。
公司前身为云南天外天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律师团队,经过五年的专业化发展,已处理上千起医疗纠纷案件,是国内处理医患纠纷数量领先的法律服务机构,在某省首次突破三甲医院伪造篡改病历承当全责,在某省新生儿脑瘫案件中,突破鉴定责任,最终胜诉全责赔付538万金额,金额达全国同类案件之最。在2023年经过重组,将总部迁移到上海,成立大象康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上海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成为医患纠纷案件中患者不二之选的专业维权平台。
-
新生儿脑瘫是什么?
-
护士发生医疗事故,领导/医院要承···
-
强制医疗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吗?
-
美容院医疗纠纷赔偿标准是什么?
-
定点医疗机构的评审条件是什么?
-
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有哪些?
-
医疗赔偿如何算残疾生活补助
-
医疗事故频发:医院延误治疗的社···
-
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医疗事故···
-
美容毁容怎么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
医疗事故致死赔偿费如何计算
-
医疗事故鉴定有哪些?
-
误诊赔偿机制:患者权益保护的新···
-
患者因误诊而遭遇伤害的赔偿探讨
-
哪些可以申请医疗损害鉴定?
-
医疗纠纷处理技巧有哪些?具体有···
-
发生医疗纠纷患方应该怎么做?
-
手术失误背后的医疗制度问题
-
如何解决医疗事故纠纷的死亡赔偿···
-
死亡赔偿案例: 一场医疗事故的悲···
-
一级医疗事故如何处罚?
-
出现医疗事故如何索赔?
-
非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如何处理?···
-
医疗事故责任是怎么认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