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误诊需要什么证据?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5-03-14|浏览量:8|来源:本站
医生误诊需要什么证据
一、医生误诊需要什么证据
在医院中所产生的挂号凭证、疾病诊察记录及相关医师的临床诊断结果,均可视为判断误诊与否的关键性证据。若在医疗事件协商环节未能达成共识,当事人有权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误诊,即医疗从业人员因观察或检查不到位、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疾病漏诊或者给予错误的诊断结果。
1、及时收集保留证据当发生医疗纠纷之际,患者及其家属须迅速向所属医疗机构或主管部门进行投诉,并明确提出追究责任和查处要求。在此环节中,需要及时要求涉事医师及其所在科室主任详细写下事件经过,并对所涉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封存。倘若患者不幸离世,需及时尽力保护遗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申请进行医疗鉴定。
2、处理流程如若医疗纠纷属于一般范畴,待事发之后,医疗机构或其主管部门应立即派遣专门人员妥为保护原始数据资料,对各相关医疗用品进行封存,防止病历在唾手可得的情况下被篡改、伪造、藏匿、甚至销毁掉。
3、处理结果对于一般的医疗纠纷,经查实后,经过医疗机构的医务部(处,科)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协商后,通常能达成满意的解决方案。
4、医疗机构将会安排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相应医疗单位与患者或其家属商洽具体解决办法,做到竭尽全力地寻求双方均认可的协调方案。若确认为医疗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可能会考虑采取经济补偿或者赔偿方式来解决问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医生误诊导致病人死亡赔偿哪些费用
(一)医疗费用:依照医疗事件关于对受害者身体产生影响而采取治疗措施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之总额来进行核算和结算,其金额仅限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并不涵盖原发性疾病所需的医疗开支。若在事件处理完毕之后患者的确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则按照基本的医疗费用标准予以支付。
(二)误工费用:对于具有固定收入的患者,应按照其因误工导致收入减少的具体数额来计算;但是如果患者的收入超过了医疗事件发生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全年平均工资的三倍以上,那么该部分收入将按照三倍的标准进行计算。如果患者没有固定收入,则按照医疗事件发生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全年平均工资作为计算依据。
(三)住院伙食补贴:应以医疗事件发生所在地国家机关一般的工作人员在出差过程中所享受到的伙食补贴标准为参考来制定相应的费用。
(四)陪伴护理费用:当患者住院期间必须由专人提供陪伴护理服务时,应按照医疗事件发生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全年平均工资来计算这笔费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
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
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挂号凭据、诊疗记录以及诊断结论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证据倘若双方无法就赔偿事宜达成共识,患者有权提起诉讼误诊往往源于医生的疏忽大意或者漏诊、错诊等情况当遇到医疗纠纷时,患者及其家属应当立即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并提出追究责任的请求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该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对可能涉及争议的物品实施封存措施,以防不法分子篡改内容对于较为常见的纠纷,通常可以通过双方的协商来寻找令各方都满意的解决途径然而,如果确系医疗机构方面存在过错,那么不妨考虑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从冲突到反···
-
医疗法律咨询免费,专家为您解答···
-
出现医疗事故找医院还是卫生局?
-
跨省做鉴定北京费用多少钱啊伤情···
-
如何选择一位专业的纠纷案件律师···
-
60岁以上发生工伤怎么赔付多少钱···
-
医生有过错该怎么赔偿?法律解读···
-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深度剖析与···
-
如果手术失败了怎么办
-
医疗纠纷和医患纠纷一样吗?解密···
-
医疗过错鉴定费用谁承担
-
医疗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有···
-
超过48小时抢救无效算工伤吗
-
百万医疗保险一年要交多少保费?
-
医疗事故死亡率背后的隐忧与预防···
-
债务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助您···
-
医疗过错赔偿标准揭秘:精神费到···
-
2023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全解,助您···
-
2019年输血事故案例分析:警钟长···
-
新生儿死亡医疗损害赔偿案例分析···
-
医疗纠纷医院会修改病历吗
-
医疗事故赔偿不需要赔偿的项目是···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需多久完成?
-
医疗过错责任的八种情形,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