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4-03-21|浏览量:199|来源:药品条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保健食品不是药物,没有治疗作用。患有疾病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相信非法广告。大象康法小编就带你来学习一下几种常见的假冒伪劣保健品夸大宣传形式。一、“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是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或者以“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无毒副作用”等不实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2.“健康讲座”是促销活动
一些不法商家以“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为幌子,邀请一些貌似专家、教授和老中医,或者一些主持人或演员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3、“免费活动”是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以“赠药”、“免费试用”、“送小礼物”、“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闹,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号称能治百病。在一些活动中,会邀请所谓的患者发声,并聘请人来制造抢购产品的假象,给老人一个不买就输的心理暗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洗脑”购买产品。4.“权威证明”是虚构的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称和形象来说明产品的功效,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包含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成果”、“实验或数据证明”内容。5.“专家免费诊所”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聘请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人进行免费的专家体检或义诊。很多老人都被免费的用于医疗检查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经常告诉老人,身体出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进行治疗。很多老人因此被骗去买一堆没用的、不真实的保健食品。
-
销售过期药品的违法所得是怎样处···
-
发生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社···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及监督···
-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
消费者对药品怎么维权
-
卖过期药品如何处罚
-
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
-
药品专利保护措施
-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
药品注册形式审查一般要求
-
未取得许可证非法处置医疗废物行···
-
卫生部关于印发《诊所基本标准》···
-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
-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
-
药品生产加工合同
-
消毒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节录···
-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