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定生产伪劣药品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4-03-21|浏览量:241|来源:药品条例
一、什么是伪劣药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对药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建立了一套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用药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只要具有主观故意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构成本罪。所谓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二、立案标准
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1、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2、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3、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4、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三、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区别
1、犯罪对象不同:一个是假药,一个是劣药;
2、犯罪形态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是行为犯,而生产、销售劣药罪是实害犯,即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方构成犯罪。
四、刑法处罚标准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条规定,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第150条的规定,单位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法定刑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规定:经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鉴定,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造成轻伤、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致人严重残疾,三人以仁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构成本罪同时构成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依照处刑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二款)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或者生产、销售用于防治传染病的假药、劣药,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或者生产、销售劣药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
-
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
-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
药品销售协议书
-
戳穿药品违法广告虚假宣传
-
卫生部关于印发二、三级综合医院···
-
药品行政处罚种类
-
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
-
药品监督管理政策法规
-
关于将已查处的医疗机构使用假劣···
-
医疗过失行为找谁申请鉴定?怎么···
-
卫生行政执法责任若干规定
-
什么是劣药,什么情形的药品按劣药···
-
贩卖违禁药品量刑标准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
-
药品经营企业如何设立
-
生产假药劣药处罚措施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
-
开办药品零售企业
-
医疗纠纷诉讼的证据有哪些?损害···
-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特征
-
药品是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