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司法鉴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5-03-11|浏览量:8|来源:本站
医疗事故司法鉴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1.当事人应与鉴定人员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相关的伤情资料、物证和检材,如实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调查和检验。2.在鉴定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提供伪证,如提供伪证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3.当事人不得私自更改法医鉴定书的内容,否则该鉴定书无效。4.如果对法医鉴定的结论不服,可以申请由双方共同认可或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指定的鉴定部门重新进行鉴定。5.鉴定结束后,当事人应对返还的有关材料、物证、检材妥善保管,以备后用。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1.当事人应当积极与鉴定团队进行协作,无条件地向其提供关于受伤情况的详细信息、实物证明以及化验样品等相关资料,并必须坦诚面对鉴定人员的询问、深入调查及严谨检验。
2.在鉴定工作进行期间,严禁任何形式的虚假陈述或者提供伪造证据,因为此类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若构成刑事罪行,更是要面临刑事责任处罚。
3.当事人务必注意未经授权不能私自篡改法庭医学鉴定报告的内容,否则将导致该鉴定报告成为无效文件。
4.若对于法庭医学鉴定给出的结论存在异议,有权利举请双方共同认同或者经过公安、司法机构依法指派的鉴定单位进行重新鉴定评估。
5.鉴定工作完成之后,当事人负责妥善保存和归还原先提交的所有材料、实物证据以及化验样品等,以便未来不时之需。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
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
医疗事故4级12等:理解与应对,确···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最新解读:保障···
-
医疗事故四级赔偿二十万低吗?了···
-
医生有过错该怎么赔偿?法律解析···
-
车祸诱发脑梗如何赔偿?全面解析···
-
术后发生院内感染,医院有责任吗?
-
中暑热射病的主要表现及应对策略···
-
医疗事故导致75岁老人死亡赔偿:···
-
75岁医疗事故死亡赔偿解析:如何···
-
事故人命价:不可承受的代价
-
医疗事故脑瘫赔偿案例
-
2024年医疗赔偿标准表:保障您的···
-
医疗事故伤残9级一次性赔偿多少钱···
-
热射病算不算工伤?一文为您解答···
-
一级医疗伤残赔偿详解:法律流程···
-
医生过错怎么追究责任?患者维权···
-
法医鉴定多少钱?揭秘法医鉴定的···
-
解雇孕妇赔偿标准:你需要知道的···
-
医疗纠纷项目补偿标准
-
医患沟通不当:引发医疗纠纷的背···
-
医患纠纷案例分析处理:化解医患···
-
新生儿医疗事故怎么处理:如何保···
-
医患纠纷调解有哪些技巧?
-
2024年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标准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