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尸检应注意什么,怎么进行医疗事故尸检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4-03-12|浏览量:217|来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要是因为医疗事故导致患者人身死亡的话,在对医疗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对死者的遗体进行尸检,以确定最终究竟是因为什么导致的死亡。那此时该怎么进行医疗事故尸检?我们一起通过下文进行了解吧。
一、医疗事故尸检应注意什么
1、医疗尸检的时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因此,医患双方应该及时决定是否进行尸检,以便给尸检机构留出必要的准备时间,从而及时进行尸体解剖。另外,由于决定医疗尸检的权利在于患者家属,不论家属是否同意医疗尸检,都应具有书面签字的文件,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患者家属没有进行同意或不同意的签字,应该视为患者家属放弃了医疗尸检。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2、医疗尸检的性质:医疗尸检指的是《解剖尸体规则》中规定的病理解剖,其目的就是明确死亡原因,同时也对临床诊断进行印证。需要强调的是,尸体解剖仅能对死亡原因进行判定,解剖结果是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时的重要参考内容,对诊治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当或过错,不能做出倾向性或结论性的意见,这超出了尸体解剖工作的范围。
3、医疗尸检对遗体的影响:
(1)尸体体貌的破坏。尸体检验必然会导致遗体体貌的损坏,使遗体表面留有缝合切口。尤其需要对面部进行局部解剖检验时,会使面容受到损坏,另外,有时也会因需要而使遗体外形的完整遭到破坏(缺损),如五官、乳房、外生殖器等。
(2)遗体器官的缺失。尸体检验必然要取出重要的组织、脏器,进行全面的检验。目前仍有家属要求仅进行局部或部分解剖的情况,这对于死亡原因的推断会产生一定影响,对医学发展、死者都是不负责任的,应该尽量避免。
医疗尸检的局限性:尸体检验虽然是目前明确死因的最重要的手段,但仍会由于当前医学水平以及尸检本身技术水平的限制,使某些问题不能解决,虽然阴性解剖(解剖后死因无法确定)并不多见,但医患双方,特别是死者家属应该了解和理解。
二、怎么进行医疗事故尸检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从情理上来说,要是对患者遗体进行尸检的话,家属肯定是不愿意的。但为了能够找出真相,并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尸检其实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具体尸检的过程中,也需要有一些注意事项,不仅是出于检查结果的考虑,同时也是对死者、死者家属的尊重。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
发生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
-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节录···
-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
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部关于医疗···
-
发生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
-
个人怎么申请药品专利
-
药品非法经营罪
-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
大连市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
在云南医疗事故鉴定后新证据可推···
-
关于药品一品双规的含义是什么?
-
信访条例
-
贵阳市医疗急救条例
-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
药品政府定价办法
-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合同范本
-
护士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