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药品公司是否应该担责?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5-08-28|浏览量:0|来源:大象康法原创文章
导读: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个体对药品的接受程度和反应,受到个体体质、基因等多方面的影响。在避免、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方面,药品生产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患者三方各自负有避免、减少或减轻药品不良反应的义务。
【案情简介】
2008年6月30日,患者冉某因患乙肝到某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医方先后给患者使用了两个公司生产的两种药品进行治疗。其一是A药业公司生产的阿德福韦酯(代丁)片,用药周期为2008年6月30日至2009年6月23日;其二是B药业公司生产的阿德福韦酯(贺维力)片,用药周期为2009年9月7日至2011年5月29日。
然而,该医院对患者冉某治疗前未检测肌酐清除率,治疗过程中对肾功能的检查共有三次,其中因乙肝治疗进行的肾功能检查仅有2010年3月5日一次。同时,冉某服药后,出现左肩、腰、颈等全身多处骨痛,自2010年9月起先后,冉某到多家医院住院治疗,最终经某人民医院诊断为包括肾小管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所致骨软化病等范可尼综合征。
诊断明确后,冉某停用阿德福韦酯,经对症治疗后,冉某的肾小管疾病、骨质疏松于2012年2月痊愈。
患者冉某认为其服药后身体每况日下,停药后逐步好转的情况可以证明医院医嘱要求服用的药物“阿德福韦酯”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医院从未告知过自己服用这种药的风险,也从未告知需定期检查血磷、碱性磷酸酶、骨X线,同样存在未尽到诊疗义务的过错,才会导致自己出现“范可尼综合征”,遂把某医院,A、B药业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三个被告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责任划分】
经法庭审理查明:
冉某服药后出现的症状,确实与药品说明书描述的不良反应相符。但A、B药业公司生产的药品均经国家批准,不存在质量缺陷;且两家药业公司均已经在药品说明书中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作出说明和警示,对患者遭受药品不良反应不存在过错。
院方给患者采用了相应的药品,但是却未重视药品说明书的说明和警示,未能对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患者做定期的、针对性的检查与监测,未尽医务人员应尽的谨慎注意义务,因此存在过错责任。
另外,冉某服药出现不良反应后,未及时向主治医生反映,也未去该医院复诊,在长达近11个月的时间内未经医院用药,导致医院未能及时调整剂量或用药,对此患者本人也要承担一定的损害后果。
【司法裁判】
最终法院判决如下:由某医院对冉某所受损害承担30%的民事责任,判决医院赔偿冉某26210元。
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息诉服判。
【小律释法】
当发现疑似药物不良反应,但不确定是否由药品引起的。对于此类情况,有以下可能性:
1、该不适症状为药品说明书上不良反应列明的现象,非药品质量可题;(不良反应)
2、该不适症状为本企业销售变质、假劣药品引起的,为药品质量问题;(药品质量问题)
3、该不适症状的发生由于客户服用药品时未根据执业药师或医师指导,超剂量服用或者与其他禁止配伍的药物或食物同时服用引起的;(患者依从性)
4、与药品无关的因素引起身体不适症状如突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泄泻等;(个人体质原因)
5、其他可能存在因素。药品生产企业和医院应结合全案情况,逐步排查。
本案中,经过分析排查,A、B两家药业公司均不存在问题,故不用承担责任,而医院方和冉某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过错,故酌情判定责任比例。
但本案患者冉某在诉讼时,将两药企作为被告,是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合理选择。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 【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血液的侵权责任】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小贴士】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药企、医院(或药店)、患者均有责任。药品生产商应在药品说明书中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作出警示,并就如何避免、减少不良反应做出必要的提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对患者用药的时候,应当进行必要的告知说明,并采取合理措施对患者服药后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检查,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至于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不良症状应及时复诊,向医务人员反馈用药后的症状以明确诊断和及时得到治疗,从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上海大象康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大象康法)是国内只专注于重大医患纠纷,为患方提供专家服务的医法维权平台,为患方提供医学专家、鉴定专家、法医学专家、资深律师专业化调解或诉讼解决方案;为合作律师或律所提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医法在线办案系统、医法知识库、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等赋能服务。借助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打破医疗纠纷案件的传统运营模式,以专家平台远程服务,加上公司化、专业化、流程化的平台运营机制,借助平台自有的专家及专业优势,通过各种蛛丝马迹还原案情真相,清晰界定诊疗过程中的责任,用司法程序和法律手段,尽全力的维护患方的权益。
公司前身为云南天外天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律师团队,经过五年的专业化发展,已处理上千起医疗纠纷案件,是国内处理医患纠纷数量领先的法律服务机构,在某省首次突破三甲医院伪造篡改病历承当全责,在某省新生儿脑瘫案件中,突破鉴定责任,最终胜诉全责赔付538万金额,金额达全国同类案件之最。在2023年经过重组,将总部迁移到上海,成立大象康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上海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成为医患纠纷案件中患者不二之选的专业维权平台。
下一篇:没有了!
-
药物反应致残,受害者补偿谁来“···
-
女子因附件区囊肿入院,5天后死亡···
-
药品医疗事故案例分析
-
药物损害2
-
缺陷药品致人损害
-
云南工商、质监、食药、物价、知···
-
药物损害1
-
非法经营药品案的成功经验
-
哪些药品能纳入医保用药?
-
【药品纠纷】医院给患者注射过期···
-
非法倒卖药品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
网上购买的药品如何辨别真假?
-
服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药品公···
-
药物损害典型案例-假药的危害
-
药物损害3
-
消费者对药品怎么维权?
-
药品临期多少天,不能再进行售卖
-
食品经营者一年内累计几次违法停···
-
诊所药品过期处罚5万
-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
食品发霉,12315会处罚多少钱?
-
患者住院期间误食药品包装,医院···
-
【药品纠纷】丧心病狂!非法添加···
-
药品条码与药品名字不符,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