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案到法庭:独家对话法医专家蔡继峰(下)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5-08-05|浏览量:0|来源:本站
【专家面对面】
医疗纠纷是许多患者关心的话题,但由于专业性强、流程复杂,不少人在维权时感到迷茫。为此,我们特邀蔡教授就患者常见问题作出专业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患者投稿】
家里老人被无证医生治疗导致死亡,我们该怎么办?
非法行医不仅是刑事犯罪(需判刑),还需承担民事赔偿。我国采取的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诉讼方法。赔偿按《民法典》标准,而刑责由《刑法》裁定。
司法鉴定时,死因和过错程度直接影响量刑与赔偿金额。刑事案件证据要求严苛,而民事更倾向于保护受害者权益。
Q2医生夸大病情,让我花了好几万治疗,是不是被"坑"了?
【患者投稿】
医生说我病情很危险,做了很多检查和治疗,花了4万,后来发现没那么严重,是不是被忽悠了?
医疗收费是否合理需具体分析。某些疾病(如肿瘤)需全面检查排除风险。
当前医改背景下,医院允许合理创收,但过度检查或治疗可能涉及道德与制度问题(如防御性医疗)。少数医生可能因绩效或防御性医疗(怕漏诊担责)承担责任需安排患者多做检查。
若怀疑被过度医疗,可对比同类病例费用、申请医疗鉴定,或向卫健委投诉。
Q3医院没查出骨折,回家后发现骨折了,能追究责任吗?
【患者投稿】
摔伤后拍片说没事,结果回家疼得厉害,再查发现骨折,医院有责任吗?
典型漏诊情况。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综合看待。
还有这属于法医临川专业问题和医院级别问题。
其一: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的诊断能力不同;初次检查是否因设备或技术问题漏诊;漏诊行为与病情发展的关联性(如骨折移位伤及肺部)。
其二:漏诊对后续治疗方案及疗效的实际影响。若医院存在过失且影响治疗,可要求赔偿。
若经鉴定确认医疗机构存在明显过失,且该过失直接导致患者损害后果加重或治疗效果受损,则医疗机构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反之,若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无明确因果关系,或属于现代医学难以避免的诊疗局限,则难以支持赔偿主张。
Q4病人在医院跳楼,医院要负责吗?
【患者投稿】
家人住院期间跳楼,医院说他们没责任,真的吗?
这类事件不属于医疗纠纷,而是安全管理问题。若医院未尽到防护义务(如未安装护栏、未对精神异常患者监护),需承担管理责任;反之则可能免责。家属可调取监控,确认医院是否尽到管理义务。
Q580岁老人输液后死亡,能赔多少钱?
【患者投稿】
老人输液后突然去世,医院说年龄大正常,我们该接受吗?
必须通过法定尸检或专业病历鉴定明确死亡原因,死亡原因鉴定应当由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正式报告。责任的认定核心在于确认死亡是否与医疗行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是否是药物过敏或用药错误等或者其他行为导致。
特殊情况考量,案件提到80岁即高龄因素,法院可能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赔偿金额,具体裁量标准参照当地司法实践和判例。
Q6如果医院没错,鉴定机构会拒接案子吗?
【患者投稿】
告了医院,期间更换了多家鉴定机构,最后说"医院没责任",是不是被忽悠了?
依据《司法鉴定通则》规定,存在11种法定退案情形。
典型情形包括:死因不明且未进行尸检、鉴定材料不完整等。
若有特殊情况,例如尸体火化,若医患双方就死因达成书面共识,鉴定机构可基于现有材料进行医疗过错分析。随后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专业调解,避免漫长诉讼过程。
Q7为什么医疗鉴定要等半年?收费合理吗?
【患者投稿】
鉴定拖了半年,还收了好几万,正常吗?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复杂案件可依法延长鉴定时限,但“何为复杂案件”,目前行业内没有一个标准规范。
而且部分机构因管理不善会导致效率低下。同时,个别机构通过"协议收费"等不规范操作变相抬高价格,亟需加强行业监管和规范。
建议当事人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鉴定机构,在委托前明确确认鉴定时限、收费标准等关键事项,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Q8对尸检结果不服,能重新鉴定吗?
【患者投稿】
第一次尸检说医院无责,我们不信,能重做吗?
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尸检程序的合法性至关重要。如存在程序违法情形(如未依法通知家属到场见证),当事人有权要求重新进行尸检;若尸体已火化导致无法复检,则应调取原始尸检报告,由省级以上司法鉴定机构组织专家复核。
无论何种情况,都应确保鉴定程序合法合规,鉴定结论客观公正,这是厘清医疗责任的关键依据。
Q9过度医疗怎么维权?
【患者投稿】
医生开了很多高价药,后来发现根本不需要,能告吗?
过度医疗确实是当前医疗领域的一个复杂难题。
由于医学诊疗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适度"与"过度"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医生常以"谨慎诊疗"为由进行辩解,这给专业鉴定带来了很大困难。
这一现象并非我国独有,而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医疗管理难题。
对于疑似过度医疗的情况,患者应当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其他医疗机构的会诊意见、权威临床诊疗指南等),通过向卫生健康委员会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这也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行为评价体系,建立更科学的诊疗规范。
行业反思:任重道远的医疗纠纷解决之路
当前医改正逐步规范医疗行为,但乱象仍存。
鉴定标准不一、防御性医疗普遍、部分机构收费混乱。解决需多方努力,达成共识。提升行业公信力,行业信任。
统一标准:推进临床共识指南在鉴定中的应用;
强化监管:打击鉴定乱收费,明确时限规则;
公众教育:普及"预防优于治疗"理念,减少纠纷源头。
正如蔡教授所言,"法治原则是底线——民事就高不就低,刑事就低不就高"。
唯有完善规则、提升公信力,才能实现医患共赢。
蔡教授最后强调,国家对医疗纠纷的法治建设始终坚持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通过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推广组、中华医学会、司法部、中国法医学杂志等专业平台和媒体的共同努力,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医疗纠纷治理和医疗规范化建设工作。在各方的协同推进下,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
医疗维权,理性为先
证据第一:及时封存病历、要求尸检(若死因不明)
鉴定选择:找正规机构,避免被拖延或高收费
法律途径:刑事+民事结合,提高维权成功率
最后提醒,遇医疗纠纷,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或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避免错过维权时机
上海大象康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大象康法)是国内只专注于重大医患纠纷,为患方提供专家服务的医法维权平台,为患方提供医学专家、鉴定专家、法医学专家、资深律师专业化调解或诉讼解决方案;为合作律师或律所提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医法在线办案系统、医法知识库、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等赋能服务。借助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打破医疗纠纷案件的传统运营模式,以专家平台远程服务,加上公司化、专业化、流程化的平台运营机制,借助平台自有的专家及专业优势,通过各种蛛丝马迹还原案情真相,清晰界定诊疗过程中的责任,用司法程序和法律手段,尽全力的维护患方的权益。
公司前身为云南天外天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律师团队,经过五年的专业化发展,已处理上千起医疗纠纷案件,是国内处理医患纠纷数量领先的法律服务机构,在某省首次突破三甲医院伪造篡改病历承当全责,在某省新生儿脑瘫案件中,突破鉴定责任,最终胜诉全责赔付538万金额,金额达全国同类案件之最。在2023年经过重组,将总部迁移到上海,成立大象康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上海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成为医患纠纷案件中患者不二之选的专业维权平台。
下一篇:没有了!
-
【医疗纠纷鉴定专家】从命案到法···
-
【医疗纠纷鉴定专家】从命案到法···
-
鉴定专家何颂跃深度解析《医疗损···
-
鉴定中心杨振主任深度解析《医疗···
-
姜广军医生深度解析《以医疗视角···
-
鉴定专家何颂跃深度解析《医疗损···
-
生育手术常见过错及医学理论知识···
-
《云南法制报》大篇幅报道李军律···
-
鉴定专家夏文涛深度解析《知情同···
-
从命案到法庭:独家对话法医专家···
-
知名临床和司法鉴定专家分析论证···
-
知名临床专家分析论证会之产科案···
-
中心动态丨优质服务,为民解忧!···
-
浅析“医美行业中现存的行政风险···
-
《云南法制报》大篇幅报道李军律···
-
《云南法制报》大篇幅报道李军律···
-
法医学专家于晓军深度解析《法医···
-
【李军律师】五华区卫生监督执法···
-
《民法典时代——医疗纠纷预防与···
-
讲座预告|于晓军:《法医因果关···
-
《云南法制报》大篇幅报道李军律···
-
知名临床和司法鉴定专家分析论证···
-
病历瑕疵的法律认定研讨会圆满结···
-
《云南法制报》大篇幅报道李军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