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术后在医院死亡,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
录入编辑:大象康法 | 发布时间:2025-08-27|浏览量:0|来源:大象康法原创文章
导读: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医学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世界,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人体千差万别,病情千变万化,在疾病面前,哪怕再高明的医生,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
但从患者家属的角度来说,亲属经医院治疗后未能如愿康复,甚至去世,家属难以接受,想要维权,也完全能够理解。
而司法鉴定是抚平诉讼中情与法之争的正义之手,责任的划分终究要回归理性的角度。
【案情简介】
2017年1月26日,患者史女士因“上中腹痛2月伴呕吐2周”入住某医院。入院诊断为:胃恶性肿瘤、三系下降、幽门不全梗阻。
2月6日PET-CT结论胃窦部胃壁增厚伴FDG代谢增高,考虑恶性病变,伴胃周淋巴结及右侧大网膜转移可能;盆腔少量积液。
2月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经家属同意行姑息性远端胃切除术,术后患者史女士在该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3月12日,患者史女士突发晕厥,诊断后,医院告知家属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进行性下降,预后极差。家属表示放弃有创抢救措施。
当日19:00,患者被宣布临床死亡。死亡诊断多器官功能衰竭、胃恶性肿瘤晚期、恶液质、(血)三系异常(类白反应?白血病?)。
【维权经过】
史女士死亡后,她的子女无法接受母亲如此突然的离世,将医院诉至法院,并在诉讼中申请了医疗损害鉴定。
上海某医学会接受委托组织鉴定,鉴定意见为:1.本例不属于对患者人身的医疗损害。2.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术前准备不充分和术后营养支持欠充分的医疗过错,但与患者的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
对于这样略显冰冷的鉴定结果,史女士的家属难以接受,于是申请再次鉴定。2021年4月26日,市级医学会做出鉴定意见:
1.医方诊断胃恶性肿瘤、幽门不全梗阻、三系下降,诊断明确。本例患者入院时首要病症是幽门梗阻,有手术指征解除梗阻。患者入院时肿瘤已有转移,骨髓象检查可起到了解病情作用,但对当时病情治疗帮助不大。医方虽未予骨髓象检查,但已给予输血支持,起到了治疗作用。2月8日行腹腔镜探查术,转开腹行姑息性远端胃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复杂粘连松解术。根据手术操作记录,医方手术操作未违反操作常规,诊治符合诊疗规范。
2.《普外科胃肿瘤手术术前谈话记录单》告知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包括术中发现肿瘤无法切除,行姑息性手术;术后胃潴留可能,需长时间留置胃管冲洗。患方知情并签字。
3.术后患者起初恢复较好,予逐步拔除腹部引流管,但胃肠动力不能恢复。医方行口服碘水造影,造影剂未进入空肠,提示胃潴留。其后胃瘫症状无明显改善,医方再予空肠营养管置入营养支持。术后胃瘫系胃肠肿瘤术后的临床常见现象。医方处理符合诊疗常规。
鉴定意见:本例不属于对患者人身的医疗损害。
【司法裁判】
最终,一审法院根据两次鉴定结果,认定本例不属于对患者人身的医疗损害。依法判决,驳回史女士子女的诉讼请求。随后患方提起上诉。
二审中,史女士家属又提交了新的证据材料,欲证明医方诊疗过程不符合相关医学教材之规定,在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阶段都存在未尽到注意义务的情况。
但经法院审理查明,认定医学教材并非本案责任认定的证据,还是应当以医学会鉴定结果为判决依据,最终维持原判。
【小律释法】
处理医疗纠纷类案件的关键在于医疗鉴定,鉴定结论决定着整个案件的责任认定和赔偿计算。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医疗鉴定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本案中患者、家属、医方其实都在患者生前就对患者病情会导致死亡这一结果持统一认识,因此未行尸检直接申请了医学会鉴定。
需要说明的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在法律依据、鉴定主体、鉴定程序、鉴定内容、鉴定级别和对鉴定结果不服的处理方式上均不相同。
对于本案中涉及的医学会鉴定,是由接受委托的组织根据争议所涉及的学科专业从专家库中确定专家鉴定组的组成及人数,然后由医患双方当事人随机抽取专家名单,双方当事人不能自己指定专家或律师进行鉴定或旁听。当事人不服地方医学会作出的首次鉴定结论,依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期限,可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请求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给予再次鉴定。
【小贴士】
如上所述,医疗纠纷类案件中的鉴定是全案的重中之重,究竟该向什么部门申请什么内容的鉴定,要根据案件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做出利于己方的选择。
虽然两种鉴定结论都属于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甚至直接被人民法院采纳为定案依据,但二者在鉴定程序和实体审查方面存在的明显区别,将会影响到鉴定人员对医学事实和法律事实的认定,也影响到对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结果。
上海大象康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大象康法)是国内只专注于重大医患纠纷,为患方提供专家服务的医法维权平台,为患方提供医学专家、鉴定专家、法医学专家、资深律师专业化调解或诉讼解决方案;为合作律师或律所提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医法在线办案系统、医法知识库、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等赋能服务。借助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打破医疗纠纷案件的传统运营模式,以专家平台远程服务,加上公司化、专业化、流程化的平台运营机制,借助平台自有的专家及专业优势,通过各种蛛丝马迹还原案情真相,清晰界定诊疗过程中的责任,用司法程序和法律手段,尽全力的维护患方的权益。
公司前身为云南天外天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律师团队,经过五年的专业化发展,已处理上千起医疗纠纷案件,是国内处理医患纠纷数量领先的法律服务机构,在某省首次突破三甲医院伪造篡改病历承当全责,在某省新生儿脑瘫案件中,突破鉴定责任,最终胜诉全责赔付538万金额,金额达全国同类案件之最。在2023年经过重组,将总部迁移到上海,成立大象康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上海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成为医患纠纷案件中患者不二之选的专业维权平台。
下一篇:没有了!
-
胃镜下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后成植···
-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院治疗,一周···
-
【医疗纠纷】急性阑尾炎术后大量···
-
【医疗过错】反复咳嗽入院,治疗···
-
漏诊患者恶性肿瘤,医院被判赔偿···
-
【医疗过错】赔偿92万!患者因口···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完全丧失劳···
-
首诊医院操作不当致患者直肠穿孔···
-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肛门处漏尿,医···
-
影像检查异常情况重视不足,患者···
-
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成九级伤残,···
-
赔37万!进食梗阻感入院治疗,治···
-
碎石手术做出麻烦?医院因手术操···
-
【亲办案例】我,四十多岁,抽烟···
-
医疗律师分享甲状腺术后致八级伤···
-
做了个脂肪瘤手术,结果昏迷成了···
-
赔62万!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术···
-
腮腺混合瘤术后周围面神经损伤致···
-
病理检验取材不当,患者病情延误···
-
鼻腔手术造成眼睛损伤,医院操作···
-
患儿腹痛入院治疗,抢救无效死亡···
-
赔58万!胃部不适到卫生服务站就···
-
因腰腹部疼痛入三家医院治疗,后···
-
对胃疝入胸腔嵌顿病情认识不足,···